科技工作者风采
农作物的“保护神”——记鄂州市植物保护站叶生海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20-10-26 来源:鄂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离不开农业科技服务工作者的艰辛努力,离不开他们全身心地扎根在田间地头,是他们用勤劳、智慧的双手托起了鄂州农民田野上的希望,由于有了他们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农民开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高效种植模式和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使得今天鄂州农业“梁道”有机稻、“梁心”水果番茄、“红艳”草莓、迷人猕猴桃、米可香甜玉米等绿色、有机农产品不仅誉满荆楚大地,而且香飘全国,走向海外市场。他们从最基层、最落后、最贫困的农村做起,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向美好的幸福生活。

  湖北省连续四届农技110咨询服务专家、湖北省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鄂州市农学会副理事长、鄂州市劳动模范叶生海,虽然为人低调,不善言词,也不是那么出名显眼,但他二十七年如一日,从未离开与广大农民和田间农作物打交道的艰苦岗位,专心服务于鄂州农业植物保护,全心开展农作物防灾减灾和重大生物应急防控,不断引进、培育新品种,开发新模式,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不平凡的事业,真正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勇于为农民直面困难、解决问题,不断寻求鄂州农业产业大发展。

  今年以来,在农作物病虫害频发期间,他发扬钉钉子的精神,顶着烈日、冒着暴雨深入田间地头,为鄂州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与防治呕心沥血。为此,共挽回水稻、玉米、蔬菜损失约10万吨,确保了鄂州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总损失率控制在4.2%以下,为鄂州粮食、玉米、蔬菜增产、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在紧紧围绕鄂州市农业科技创新、新技术推广应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他以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带领鄂州农技服务科技团队开展农业植保技术服务。

  一是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他经常烤着炽热的骄阳,埋头在田间地头,做农民的贴心人,有时蹲在水稻田,有时扑在玉米地、有时一头扎进蔬菜大棚,认真分析作物病理,做好重大病虫害系统调查,疫情普查,帮助农民有针对性地做好病虫防控与扑灭工作。及时准确发布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预报。为此,他先后执笔编写了农作物病虫防治简报、预报400多期,为广大农民朋友及时提供防治信息,病虫害预测预报准确率达95%以上,到各区、乡镇、村、组开展对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专业防治服务组织的培训达1000多场次,电视讲座100余次,现场指导解难2000多次,送科技下乡500余次,接听咨询服务电话1000余次,发放技术资料20万份,先后在《中国农技推广》、《中国植保技术导刊》、《湖北植保》等部、省级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植保科技到农民手中,指导农民科学用药,减少农作物经济损失,积极为农民提供有效服务,多次被评为省、市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先进工作者。

  二是以项目为纽带,组织植保专家开展植保新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升级。2008-2015年与湖北省植保总站、华中农业大学就湖北稻区螟虫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的集成及试验示范、南方多食性螟虫防控技术研究等项目开展了紧密而广泛的合作。本人主持该项目鄂州片的方案设计、防控体系集成、防控体系研究与推广工作,合作项目工作给我市农业和农民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建立了鄂州市有害生物控制区域站,提高了我市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水平,完善了鄂州市植保体系,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喊得响、过得硬的植保技术推广与机防队伍,形成了水稻病虫综合防控技术推广应用的长效机制,2008年至2010年,推广应用面积200万亩,共增收16300万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2012年获湖北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013-2014年完成了湖北省大螟发生世代数及发生量调查、硅肥抗螟效果田间试验及秸秆腐熟剂对越冬代螟虫成活率的影响工作,以该项目为平台,主持开展了性引诱剂应用于水稻螟虫及稻纵卷叶螟测报工作,主持完成了农业检疫性害虫稻水象甲在我市的发生规律与防控技术研究工作,为我市水稻重大病虫害的防控提供了更多的技术储备。

  三是大力推广植保绿色防控新技术,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鄂州是一个农业地市,也是我省重要的优质稻生产基地,绿色环保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我市农作物病虫害重发频率高,在常发的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于复杂的同时,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传入速度呈加快态势,农药使用量居高不下,年均用量在1000吨以上,不仅引发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增加了防治成本,还导致环境污染,生态失衡。针对我市农作物病虫防控现状,在华中农业大学和省植保总站的指导下,组织全站专业技术人员在全市积极推广生态治理、农业防治、生物控制、物理诱杀等绿色防控措施,有效减轻农药残留污染,避免人、畜中毒和作物药害,确保环境安全和生态安全。近年来,共推广了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应用技术、新药械应用技术推广与普及、稻飞虱应急防控技术推广、小麦“一喷三防”应用技术、水稻病虫害防治农药减量增产技术、竹筒毒饵站灭鼠新技术模式研究与应用技术、鄂州市替代高毒农药的新药剂推广与应用等多项植保新技术,对植保新技术的应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应用优良品种、翻耕灭茬、杀虫灯、性诱剂诱杀等绿色防控技术,并结合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通过大面积水稻示范,绿色防控示范区与农民常规防控区相比,病虫危害率降低了60.35%,增加产量10.78%,平均亩增收126元,化学农药使用减少2一3次, 使用量降低了20%以上,天敌药量增加55%以上,延缓了害虫抗药性的产生,保护了天敌,减轻了对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提高了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近三年全市推广太阳能杀虫灯2300余盏,性诱剂5000余套,绿色防控面积达10万余亩。全市每年农药使用量减少5%以上,节约防治成本600余万元,得到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为我市生态农业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科普鄂州
科普湖北
科普中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