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随着33名高中师生安全返程,我市2019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圆满结束。
这是市科协对青少年学生开展科普活动的一个缩影。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不仅激发了青少年的科学兴趣,而且提升了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为文明校园建设注入新的内涵。
科普丰富文明校园内涵
3月27日下午,在市明塘小学,由市科协组织开展的“2019年湖北省青少年科普报告荆楚行”活动拉开帷幕。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报告团的3位资深专家为孩子们进行讲解,奉上了一场科普盛宴。
活动现场,中国航天报社原总编辑、中国宇航出版社副社长、科普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国防科普委员会副主任石磊,通过大量的图片和具体的数字,运用一个个与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实例,让整场报告既浅显易懂,又生动有趣。这样“接地气”的科普讲座深受学校师生欢迎,在互动环节里,孩子们踊跃发言,气氛活跃。
通过此次活动,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启发了大家的思维,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并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有力营造了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
据了解,这样的“科普名家进校园”活动今年已在全市18所中小学校举办。通过科学家科普报告团宣讲科技报国梦想,让科学精神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在孩子们的心中发芽。
科普温暖农村留守儿童
7月16日上午,2019年鄂州市科普大篷车开进华容区,为该区30余名留守儿童送去科普大餐。
活动主要围绕各种趣味科普仪器展开,有的学生聚在一起比谁的“手蓄电池”电力更足,有的面对面共奏“无皮鼓”……除了这些,还有“梵天塔”“窥视无穷”“跳舞回形针”等一系列仪器,吸引学生们探索科学的奥秘。
今年以来,市科协组织科普大篷车“走”进鄂城区、华容区、梁子湖区等农村中小学开展科普活动,直接参与科普大篷车科技展体验活动的学生达5500人次。这些“科普大餐”为留守儿童打开思想之门。
市科协除了走出去,还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让农村留守儿童感受科技的魅力。
5月17日,在市科技馆,当机器人表演倒立、跳舞等动作时,来自农村的30余名留守儿童露出灿烂的笑容,并伴随着《小苹果》动人的旋律,他们边唱边跳。这是今年我市“关爱留守儿童、科普你我同行”亲子科普志愿服务活动中的一幕。
“科技强国,科普惠民”是今年5月全国科技活动周的主题,市科协把关爱留守儿童,提高偏远地区中小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积极引导科普资源和服务向偏远农村地区延伸,不让留守儿童成为基层青少年科普公共服务的盲区。
此次参加活动的学生部分来自梁子湖区学校,部分来自杨叶镇、燕矶镇、沙窝乡等乡镇,多数学生的父母在外打工,很多人是第一次来科技馆参观体验。
通过组织留守儿童体验感知鄂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科技成果,为他们亲近科学、开阔视野创造了条件,进一步激发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科普筑梦中国好少年
近年来,市科协通过购买政府服务、多方合作共赢的方式,大力支持和引导部分社会机构,积极与城区部分小学、幼儿园建立合作关系,广泛开展科学实验、科技制作进校园活动。
今年前5个月,我市通过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与有关科技教育机构,面向多所小学学生开展公益性科技培训,累计完成近千个班次学时,培训内容主要涵盖科学实验、无线电制作、机器人比拼、少儿编程、魔方等。
通过在学校开展一系列的科普教育培训,既为青少年铸就了科技梦想,也培养了一批先进人物。
“虽然听不见,但我和许多人一样,也有科技报国梦!我的偶像是中国科学家黄大年!”2018年12月25日,在颁奖晚会上,来自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李端林获评全国“新时代好少年”,李端林用灿烂的笑容和手语表达了心声。
李端林是一名热爱科学、勇于创新、自立自强的新时代好少年,他本人曾荣获全省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他就读的市特殊教育学校是省科普示范校,该校不仅塑造了全国“新时代好少年”李端林,而且涌现出第十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余业,同时还有一批学生在全国、全省、全市各类科技创新比赛中获得奖项等。
这些成绩,不仅是市科协扎实开展青少年科技传播活动的一个缩影,而且更在于推动全市广大青少年以“新时代好少年”为榜样,从而点燃未成年人的科技强国和科技报国梦。